此时大家心里都有个疑惑,他们种下这些蔬菜之后,真的会有一个不错的收成吗?大家的心里都满怀期待着,他们有点想相信但又不敢相信。到了北边的土地,这里的土地性质更为复杂。到了这里之后,大家都有些傻眼。这里的土地有好几种颜色,他们根本分不清什么是什么。原本他们都以为自己学会了不少,现在看来还是差的远了。在大家左看右看,心里还在暗自嘀咕的时候,林宛心开口说话了。“这里的土地有三种不同的性质混杂在一起。”“其中这一块区域呈酸性,那一块的区域呈碱性,另一片区域呈中性。”“这里的种子我已经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分配,可能还有少量的不同,你们可以私底下交换种子。”“具体的情况我已经讲解完了,你们还有什么疑惑现在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。”林宛心给了大家提问的时间,正好这时候大家心里也积攒了很多疑惑,一个个都不吐不快。“林同志,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们都知道了,我们现在唯一想问的就是,你培育的这些种子,真的有这么好的效果吗?”“万一我们用你给的种子,按照你说的方法去种植,最后收成还是不好怎么办?”一位大婶跳了出来,她一下就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。大家听了这话连连点头,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的疑惑。他们都是勤劳的人,不怕付出,就怕付出之后没有回报。“放心,我自己地里已经做了一批实验,现在种植出来的蔬菜已经有了部分收获。”“如果你们不相信的话,现在可以去我地里看看,我带你们现场参观。”大家听了这话都蠢蠢欲动,都想去林宛心地里看看情况。“我们想去,你带我们去参观吧。”“大家都想去看看,你有空就带我们去吧。”“走吧走吧,大家现在就走了,看了你地里种植的东西,我们也就更有信心了。”村里人都表现出了浓郁的兴趣,林宛心也没打算扼杀。她带着大家一起往自己地里走去。路上还有人在不停的提问:“林同志,你说那些土地的酸碱性是怎么看出来的?就仅仅是看土地的颜色吗?”有人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,忍不住多问了几句。“当然没有那么简单,其实还要从几个地方入手。”“除了颜色以外,还可以从周围的植被进行判断,比如说杜鹃马尾松等植物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中。碱蓬、怪柳等植物生长的茂盛说明土地呈酸性。”“还可以从土壤的质地和手感进行判断,碱性土壤质地比较硬有黏重感,酸性土壤质地稀松,颗粒很细。”林宛心讲的越多越详细,大家学到的知识就越多。他们跟着林宛心学到了很多知识,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地白种了。他们以前种地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,想种什么就种什么。他们从来不会去管什么土壤酸碱性,也不会根据土地的性质去种植。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知,导致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力,最终收获却是寥寥。以前有人抱怨过天道不公,为什么勤劳的人却不能靠自己的双手致富。现在他们才知道,光是勤劳没有用对方法是没有用的。不管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都没有多少收获,原来是用错了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