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航天局给我们的要求,是希望将目前最强3米的定位精度,在明年保守10枚的卫星发射后缩小到1米。”

    整个北斗卫星的核心算法是原先陆远设计的。

    包括所有的程序调试后效果,他也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对于北斗卫星的导航精度他自然再清楚不过。

    北斗卫星导航的服务整体分民用与军用,一旦军用时,会损失部分民用的性能。

    最大军用的精度目前就是3米。

    民用的话,国内的精度会高一些,在3.5-5米的范围内。

    亚太地区在5米左右,全球的定位导航一旦出了亚太地区就会保证在10米左右。

    这一点由于当时卫星的数量,包括硬件的原因无法给出更好的解决。

    包括底层的街道信息还得靠民用资本的信息采集车来实现。

    目前的系统,陆远当时适配的最大精度就是在3米。

    而米国GPS的最大精度就是在1米。

    当然这个精度也只放宽到了他们国内军事使用,民用时也没比北斗提供的服务精度好哪儿去。

    要不是北斗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选用,愿意付钱让北斗提供服务。

    GPS的民用性能还在最近升级了一次,要不然民用服务更加让人想吐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