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好景不长,后来张太无先生以锒铛入狱,所有财产没收,其中包括家中所有珍藏。
他于1977年去世,去世前还对这批书念念不忘,并留下遗言:“所去之书,如有璧归之日,家可分,人可散,书不可离。”
在张太无家属捐赠的万余册古籍中,最受张太无先生生前喜爱,且最具价值的当属那部24册的清代抄本《唐宋元文约选》。
这部书的珍贵之处在于除了海内外仅此一本外,此书乃50名进士手抄而成,书中还有清康熙第16子果亲王允礼的亲笔点定印章。
你去“百度”、“谷歌”搜搜看,肯定没有相关的内容。
提到它,各大专业院校的古籍学者,没有一个不知晓。
但是,亲眼见过这部书的人应该是有数的,就是数得出来的。
张天元今天算是有幸看到了。
清人治学非常严谨,爱书、敬书、畏书。
《唐宋元文约选》作为清宫内府读物,内容选自唐、宋、元三朝最好的文章,并编选成册,每篇不超过500字,其中包括王安石、韩愈等名家作品。
此书共24册,全部由当时最好的读书人摘抄而成。
而这50名德才兼备的才子是从500名进士中遴选而出,每日沐浴焚香,清衣素裹,跪于内府(乾隆年称武英殿)抄写而成。
一日抄书不能超过若干字,如此反复,历经康熙、雍正二朝,于乾隆年间才完成。
字迹精美,整齐如一,令人叹为观止。
这是一种对文化的敬畏,更是对人类历史的解读。
他于1977年去世,去世前还对这批书念念不忘,并留下遗言:“所去之书,如有璧归之日,家可分,人可散,书不可离。”
在张太无家属捐赠的万余册古籍中,最受张太无先生生前喜爱,且最具价值的当属那部24册的清代抄本《唐宋元文约选》。
这部书的珍贵之处在于除了海内外仅此一本外,此书乃50名进士手抄而成,书中还有清康熙第16子果亲王允礼的亲笔点定印章。
你去“百度”、“谷歌”搜搜看,肯定没有相关的内容。
提到它,各大专业院校的古籍学者,没有一个不知晓。
但是,亲眼见过这部书的人应该是有数的,就是数得出来的。
张天元今天算是有幸看到了。
清人治学非常严谨,爱书、敬书、畏书。
《唐宋元文约选》作为清宫内府读物,内容选自唐、宋、元三朝最好的文章,并编选成册,每篇不超过500字,其中包括王安石、韩愈等名家作品。
此书共24册,全部由当时最好的读书人摘抄而成。
而这50名德才兼备的才子是从500名进士中遴选而出,每日沐浴焚香,清衣素裹,跪于内府(乾隆年称武英殿)抄写而成。
一日抄书不能超过若干字,如此反复,历经康熙、雍正二朝,于乾隆年间才完成。
字迹精美,整齐如一,令人叹为观止。
这是一种对文化的敬畏,更是对人类历史的解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