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十五天下来,杨凡手中的粮食库存少了一万斤,蝗虫库存倒多了十余万斤。

    眼见街面上的蝗虫越来越少,有些精壮的,已经要出城去捕捉蝗虫了。

    杨凡心说差不多了,再这么闹下去,自己倒成了刘猛将军了,再说手里的余粮越少,以后与六大书吏斗法,那就要吃亏。

    只是出门一看,这饥民居然是越来越多,绝没有减少的迹象。

    瞧着这一群人饥肠辘辘,面有菜色,小娃儿饿得直哭,别说周若晴,便是杨凡,也觉得有点不落忍!

    这可怎么办?如今可是马入夹道,进退两难啊!

    这一日杨凡正在门口发愁,却听见嘎吱嘎吱的声音,随着声音看去,不由一喜。

    原来那些排队领粥的饥民排队排的实在是太长,有些汉子心里念着家里的老婆孩子,就是领来了粥也舍不得吃,饿的实在受不了,正从身上的口袋里掏出蝗虫塞入口中大嚼。

    本来这蝗虫在老百姓眼里,那和天老爷的地位差不多少,可饿极了,便是见着天老爷也要揪住咬上两口,何况这蝗虫捉也捉了,杀也杀了,便也顾不得了!

    杨凡心说,既然你们都自己开荤了,可省的老爷我犯难了。

    当下上前两步,拦住施粥的下人,大声道:“诸位乡亲们,杨某人有一句话要讲!”

    这半个月来,这些饥民都是靠着杨凡施粥才得以活命,谁不将他视作活菩萨一般,见他要说话,全都抬了头静听。

    杨凡道:“这十余日来,我为了给诸位施粥,那可算得上是倾家荡产了!现在米价日贵,诸位这十多天吃下来,也吃了万把斤的粮食,要是再继续吃下去,只怕过两天,我也要拖家带口,与诸位一同要饭了!”

    饥民们知道杨凡说的也是实情,何况这施粥赠米之事,向来是衙门主导,从没听说过哪个大户会有这般好心,拿出万把斤粮食给旁人吃的。

    只是如今米店里虽有米卖,那价格却已经是二两银子一斤,这些饥民都是穷的底掉的,哪有那么多银子,除非去抢,要么便只能全家饿死。